历史上的刑罚种类很多,而且封建王朝昏君辈出,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使用令人恐惧的刑罚震慑臣民是他们惯用的手段。所以,在史书之中,那些令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刑罚也就时有出现。
满清时期的刑罚中,有令人惊悚的十大酷刑,包括剥皮,腰斩,车裂,俱五刑,凌迟,缢首,烹煮,宫刑,刖刑,插针,活埋,鸩毒,棍刑,锯割,断椎,灌铅,刷洗,弹琵琶,抽肠,骑木驴。而其中最惨无人道、最令人不能直视的就是凌迟。
斩首
凌迟也称陵迟,本意指山丘缓延的斜坡,放在刑罚上指以很慢的速度处死,即一刀一刀地割人身上的肉,直到差不多把肉割尽,才剖腹断首,使犯人毙命。所以,凌迟也叫脔割、剐、寸磔等,这种刑罚最早在五代时期出现,在辽代定刑名,金、元、明、清四朝代成为法定刑罚,直到光绪年间才被废除。
凌迟刑最早主要用于惩罚如谋逆、谋叛、谋反等谋逆君主之罪。明朝时期,为了镇压农民,不按时交纳赋税的农民也处以凌迟。到了清朝,使用范围更广,伦常之罪如打骂父母、弑父、弟害兄长等,都要处以凌迟刑。
凌迟分为三等,分别是一等割3357刀,二等2896刀,三等割1585刀。刽子手在行刑时很有讲究,不能一刀毙命,刀数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刽子手会被认定行刑失败,将受到严厉惩罚,甚至可能被判死刑。故此,行刑者很少有失手的时候,受刑者基本上都要承受几十个小时的疼痛直到气绝身亡。根据史料记载,明朝大太监刘瑾按刑律要被凌迟3357刀,三天割完,但到了第二天两天刘瑾就气绝身亡了。不过依照明朝刑律,刘瑾还是被割满了3357刀。
刽子手
犯人被判刑之后,需要有人动手实施,而直接处决犯人的那群人就被称之为刽子手。满清时期,刽子手的称谓令人意外,当时年纪最大、资历最长、手艺最好的,领头的那个刽子手被叫做姥姥,依照资历和手艺,在姥姥手下分别称为:大姨、二姨和小姨。而碰上秋季死刑集中的时候,在册的刽子手人手不够,也会雇佣帮工,帮工被称之为外甥。
刽子手
凌迟刑不但是肉体上的极刑,更是精神上的酷刑。受刑者不但要承受身体上持续地疼痛,还要面临精神折磨。而且凌迟刑在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精细,甚至成了“死刑的艺术”,受刑者遭受的痛苦也越来越大。
(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互动百科(hudong_baike)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