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 水到渠成——自然生态环境电影《迷失的家园》的创作策略
文|乔 乔【 原文刊载于《大众DV》(CN11-1643/J)杂志 2017年第02期 】
古语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挥霍资源、饮鸩止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还是科学发展,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既积聚财富又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一部12分21秒的自然生态环境电影《迷失的家园》所呈现的,正是当前我们在经济生活和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一个严肃而深刻的课题。
影片获得了多个国际、国内最佳影片奖。撇开获奖,我试着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部影片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上所坚持的一些原则。基于对电影类型、电影题材和电影语言的探索与开拓,这些原则也最终成为了影片的创作法则。
前期拍摄
原则一:尊重大自然
参观过中国古典园林的人一定知道,中国园林建筑不同于西方建筑之处,在于这些园林建筑隐于山水之中,力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如果自然环境中有棵树,一定不会为了造亭子而把树砍去,而是想尽一切办法“依山就势”,把建筑同山水、花木等融为一体,以其精雕细刻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
这其中所体现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合一”思想。做电影也一样。我所从事的,是自然生态环境电影的创作。从2008年决定拍摄野生动物电影的那一刻起,在摄影理念上,我就给自己和摄制组明确了3点:
1.充分做到对大自然和野生动物尊重并心存敬畏;
2.最大限度地做到不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生活;
3.尽可能做到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于是,在前期筹备阶段,我们就为拍摄设备准备了各种装备,包括迷彩服、迷彩摄影机罩、迷彩帐篷等,而且迷彩装备的主色系随季节更替和野外环境不同而配置,甚至我们还特意定做了酷似一片片树叶编织起来的户外服装,将其称为“野人服”。
我们把自己和摄影机伪装起来,为的就是跟大自然的色彩融为一体,做到最大限度地不打扰野生动物。作为摄影师,尊重被拍摄对象是必须的;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动物。对于野生动物拍摄者来说,不打扰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是最起码的尊重。可是,很多拍摄者仅仅为了拍照(摄)而不惜伤害野生动物,那是很不人道的。9年来的野生动物拍摄,我总结出野生动物拍摄的基本法则:
拍野生动物贵在“抓拍”,抓拍贵在“自然”,自然靠的是“机遇”,机遇需要“等待”,等待需要“耐心”。
我们的原则和底线是:宁愿什么都拍不到,也不要破坏自然生态,打扰野生动物。
原则二:遵循自然光
一直以来,我都崇尚“遵循自然光”的电影“布光”技法。我们的工作是跟大自然打交道的,所以每一个镜头都必须也只能遵循这种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在自然光环境下拍摄,根据不同的自然光,选择符合创作意图的拍摄时间、地点和角度,拍出风格各异的画面形象,从而展现大自然的气象万千。自然光主要是阳光,它有三种不同的形态:直射的阳光、散射的“天光”和环境的反光。我们无法改变太阳的方位,只有通过随时调整白平衡并根据光线色温的变化,选择适合于造型表现的光线时机和效果。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在黎明与黄昏拍摄剪影效果;在早晨和傍晚拍摄远、近景及野生动物活动;上午(8点到11点)与下午(2点到5点)这两个时段是户外拍摄的主要创作时间。特殊情况下,中午由于阳光直射成顶光效果且光照强烈,地面景物均匀反光缺少影调层次变化,不利于一般性户外拍摄。但这个时段,透过树叶间隙闪烁的斑斓的日光,却是拍摄森林里动植物情态的最佳时机。除了阳光,还有一种自然光,那就是月光了。由于月光的照度相对很低,所以不适宜户外拍摄。
原则三:隐蔽摄影机
每次开拍之前,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给摄影机和三脚架“穿”上迷彩服。作为一个自然生态环境摄影师,对大自然和野生动物的的尊重,是我唯一的选择。
对于大自然和野生动物而言,我从来都不是导演,因为我无法对大自然和野生动物进行调度。我,仅仅是个拍摄者,纪录者。大自然和野生动物,才是真正的导演。而且,它们是这个世界最杰出的导演。能见到野生动物,即是幸运;更别说拍了,导了。在秦岭拍摄野生大熊猫时,当地一位58岁的背夫告诉我:他16岁开始上山,每年都会有几次进山,但对于野生熊猫这个物种,他也仅是见过刚拉的粪便,却从来没有亲眼看到过。
对于大自然和野生动物来说,拍摄者和摄影机的闯入,打破了原有的宁静。长期以来,由于狩猎、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等人为和自然的原因,目前在中国,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极为有限,而且它们的生存地区自然条件都异常苛刻,更多时候,人类成了野生动物的天敌,几乎所有的野生动物对人类都特别警觉。一些野生动物尤其敏锐,几公里之外甚至都能感知人的气息……所有这些都直接导致我们的拍摄难上加难。
为了能最大可能地遇见并拍到野生动物,我们常常会在它们可能出没的地方安营扎寨,在帐篷里或在掩体背后长时间蹲守,与它们“交朋友”,让它们熟悉我们的气味、我们的身影、我们的活动,并且做到最大限度地“不打搅”,“守株待兔”,拍出野生动物最真实、最生动的瞬间,而绝不会出现任何为了观者的视觉享受而“人为”策划的摆拍镜头。
《迷失的家园》这部以野生动物为主人公的自然生态环境电影,之所以能够打动无数观众,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观众在《迷失的家园》中看到的,都是对大自然和野生动物以及人类行为的最真实纪录与呈现。
后期制作
原则一:用镜头说话
电影是由一个个镜头组成。“用镜头说话”,是指每个镜头都有一定的语言内涵,通过镜头的组接形成影片段落,每个段落又都有一定的情节,段落与段落之间形成一定的张力,在这种“张力”的推动下,完成影片叙事,从而传达影片信息。
数度获奖的《迷失的家园》得到了观众和国内外影人的一致肯定:影片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刻画了我们人类给自然以及动物所带来的伤痛,真实地展现了它们的悲惨命运,诗电影的处理手法和电影化的视听语言呈现,营造出一种诗意而悲壮的美,一幕幕写实镜头和一个个诗化蒙太奇段落形成的情节张力,引领观众对人性和对情感进行深度反思,具有浓郁的自然主义情怀和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
看了影片,你会被动物之间那种真切的情感所打动。影片中,可爱的小鸭子偎依在死去的同伴身上给予它最后一丝温暖,那无助的眼神分明有泪光闪烁……与此同时,你也会被人类对动物的极度残忍所痛心。影片里,鸟蛋被人莫名其妙地打碎,一个接一个,令人发指……影片就是在这种强烈对比与平行蒙太奇的冲突与张力下,直击人心。
有评论说,“乔乔的影片透着诗意的现实主义风格,视听语言营造的情感张力不经意间产生心灵的共鸣。”
网友@山丘影业 说:“每个镜头都极其震撼,每次观看都像犁锋划过泥土。哪怕只一分钟,也足以振聋发聩。”
一篇来自豆瓣电影、题为《家园,迷失在何方》的影评写道:“这部纪录片很短,12分钟左右;但很独特,燕鸥的视角,没有一句对白。却是那么那么沉重,比看完任何一部大片更铭心刻骨。一幕幕镜头,一幅幅画面,最朴实无华的自然胜过一切精雕玉琢的包装,简简单单的旋律却可以与心灵合拍,唤醒那最初亦是最真、被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善。”
一篇发表在CNKI期刊上的杂评,《没有贪婪,就没有杀害——<迷失的家园>:赞!》,开篇写道:“《迷失的家园》这部短片全长只有12分21秒,我却花了足足一个小时才看完。影片的每一组镜头都直击心灵深处,令人痛不欲生。每看一组镜头,都要缓很久,才能有勇气继续看下去。”文中说,“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圣经,它记载了人类的原罪,呼唤人们赎罪。”
《迷失的家园》,发表在《中国绿色时报》上一篇跟影片同名的署名评论员文章说,“我不知道该如何用言语来形容人类的残酷无情,也难以想象动物们是何等的愤慨与无奈……动物们迷失的是属于它们的家园,而人类迷失的是善良的心智和对维护生态平衡的生存底线的遵守……”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官方微博称,“……12分21秒的短片亦足以让地球为之动容……”
影片虽然只有短短的12分21秒,但却是从2000多小时的视频素材中剪辑出来的。从2008年到现在,我和我们的“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摄制组每年有2/3的时间在野外拍摄。我们最初的想法,是要完成一部野生动物电影。2012年初,我突然有了个念头,做一部12分21秒的纪录电影,来纪念2012年12月21日这个所谓的“世界末日”。所以,影片《迷失的家园》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下完成的。
这部短短的影片呈现给大家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其中的镜头,也只是随手拈来。2000多小时的视频素材,不是仅仅用来剪辑《迷失的家园》的;毕竟,这些“原材料”是可以“烹饪”出n多部不同版本的影片的。可以说,从影片开拍到现在,影片摄制的每一个环节,我遵从自然和天意:拍摄是随性的,从来没有脚本,拍了黄河拍长江,拍了青海拍西藏,拍了大陆拍香港……
总之,只要是跟自然生态环境相关的,就各种拍。我对自己和摄制组其他摄影师的要求是:纵然我们是即兴拍摄,也要做到镜头是有语言的,最好是有诗意的。作为一个用摄影机写诗的作者,我要做的,是像写诗那样拍电影。
也许这样的做法是冒险的:影片全片没有一句台词、解说和旁白,也没有任何字幕,更没有任何语言和文字说教。这样做,最大的顾虑就是,担心观众看不懂。因为,人们习惯了那种“画面+解说”式的纪录片形态。想不到的是,画面语言是世界共通的,任何年龄层的观众都深深为之震撼。有网友说“是流着泪看完的”。
影片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每一个镜头都触目惊心,有些镜头都是用生命换来的,不禁感叹我们在实现人类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伟大祖国’时,对自然都做了些什么,人类应该反思,应该放缓前进的步伐。”
网友@沈英俊-就是潇洒 在其微博上感慨万千。
网友@美女小朵朵 更是在微博上直言不讳:“《迷失的家园》,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纪录片。”
知名资深电影人司徒兆敦先生看了影片后,在他的个人微博上写道:“很多外国人听不懂中国话,但电影语言是相通的,幸亏没有解说词,无声的控诉比什么都有力。学电影先学这个!纪录片,谁说它不伟大?”
原则二:用光影叙事
我做《迷失的家园》这部影片的初衷,是践行此前我的短片《家园》的创作理念——用镜头说话,用光影叙事,继续探索与实践“自然生态环境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和题材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可能性。我的这个想法,早在读北京电影学院时就萌生了。9年多的努力,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我的使命就是,在电影类型和题材多样化的中国电影发展进程中,志在探索与开创一个新的电影题材和类型——自然生态环境电影。
“自然生态环境电影”,这8个字,百度百科也好,维基百科也罢,没有第二个人提过。天生爱冒险的我,当初选择自然生态环境电影这条不归路,就是要坚定地做一个纯粹的自然生态环境电影的拓荒者、探索者与践行者。
2010年12月5日,我的第一条微博这样写道:
“电影业的过度浮躁,造成纪录片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而资金、设备和专家等资源的匮乏,电影人的急功近利,种种现状致使自然环境类纪录片摄制在中国尚处于零起步状态。这并非危言耸听,仅从世界各大电影节获奖的纪录片就可见一斑。中国电影,要的不是表面的浮夸和虚假的繁荣。”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我在接受《法制日报》采访时也曾说过,见于《中国纪录片难打开市场 资金短缺难产高品质影片》一文的报道中。在这篇报道中,我还说出了也许是很多人想说的话“当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的时候,有人曾声称‘纪录片的春天’来了。事实上,每年国家生产的纪录片一共才多少部,有多少进了院线,有多少人买票去看,又有多少在央视的纪录片频道和电影频道播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商业片垄断市场,院线、观众冷落纪录片已是不争的事实,我觉得还是叫‘纪录片的冬眠’更靠谱些。”对于纪录片的未来,我并没有盲目乐观。然而,这并没有妨碍我对自然生态环境电影的兴趣;相反,我更觉得做这件事的必要。
我们还是回到影片《迷失的家园》。如前所述,“用光影叙事”,是我结构影片一贯坚持的创作理念,就如我对光影有着与生俱来的迷恋,不管人们对电影有多少种定义和解读,我始终固执地认为,电影就是光影的艺术。光影,是电影的生命和灵魂。
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费里尼说:“在电影中,光影就是一切,它是质感、情趣、风格、描绘。”无疑,对于一部影片而言,光影在塑造形象、刻画人物、营造氛围、表现情绪、推动剧情、舒缓节奏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影片《迷失的家园》中,燕鸥的每一次悲鸣,天空都是灰色的,这更加重了影片的悲凉气氛,渲染了一种难言的压抑与感伤,同时也突出了影片“迷失”的深刻意蕴,而这种影调又恰恰是当下灰霾漫天的真实纪录。
影片的最后一个章节,当镜头回到人类社会,连片的工业园区,冒着烟的大烟囱,在建的高楼大厦,都被湮没在暗无天日的灰霾里。相比之下,当动物们出场时,即使是动物们残酷的生活图景,我也倾向于通过温暖的调子、诗意的镜头来展示它们真切的美。
影片里,两只小鸭子相依相偎的情景,一群白鹭觅食的窘景,一只灰鹤单腿飞行的困景,都给人一种凄婉的美。光影变化的反差,色调冷暖的对比,不仅使得叙事张弛有度,而且增强了影片的冲击力与感染力,从而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
但有一点必须提醒自己:叙事上如没有特殊需要,不要一味为了影片的风格化而刻意追求光影效果;作为自然生态环境影片,忠于自然,顺其自然,是首要的,也是必须的。
谈到“叙事”,这里我可能会用更长的篇幅阐明我对传统电影叙事的颠覆。“光影叙事”,其实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与其说“光影叙事”,倒不如说,光影是在更大程度上营造了影片氛围,推动了影片叙事。真正叙事的不是光影,而是光影下镜头的讲述。
这就又回到了我一贯遵从的创作法则——“用镜头说话”上。问题是,如何用镜头说话。换句话说,就是如何通过镜头讲故事。
在传统电影叙事中,故事是有明确的开始(开端)、经过(中段)和结果(结尾)的。为了完成故事的讲述,剧情会稳定发展,情节也会有条不紊地依次出现在每个情节点上。
我们熟知的好莱坞电影,就是这样的经典叙事模式,即: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所有的电影剧本都遵循着这一基本的线性结构。这一叙事模式,就是我们常说的——悉德·菲尔德式的“经典三幕剧结构”(下图):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开端(beginning) 中段(middle) 结尾(end)
│ │
A──·───┼───·───────┼─────Z
│ │
建置(setup) 对抗 (confrontation) 结局(resolution)
第1~30页 第30~90页 第90~120页
情节点Ⅰ(Plot Point) 情节点Ⅱ
第25——27页 第85——90页
在这一结构中,规矩是不变的: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120页,按1页1分钟(即电影剧本中的1页等于银幕时间1分钟)计算,一部电影的长度就是120分钟。
第一幕(建置)
一般是在剧本的第1-30页。电影必须在开始后的10分钟(相当于电影剧本的头10页)左右,让观众(读者)明白谁是影片(剧本)的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么。在这一幕的25-27分钟之间,必须有一个让主角经历的“情节点”(一个事变或事件),这个情节点让他/她有一个必须实现的目标(戏剧性需求)。
第二幕(对抗)
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90页。在电影运行到一半(即书面剧本的第60页)左右,角色必须争取或反抗,以达到他/她的目的,实现他/她的目标。这个“中间点”也被称为“转折点”,使主角的命运发生极端的逆转。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一般发生在85-90分钟之间。
第三幕(结局)
一般是在剧本的第90-120页。最终,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他/她怎么样了,是活着还是死了,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目标实现了还是没有实现,等等。
简而言之:
前30分钟的开端是对人物和规定情境进行建置,
中间60分钟的对抗是人物如何与阻力作斗争,
最后30分钟的结局是矛盾如何化解。
这里,我以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为例,进一步阐述传统电影如何为我们呈现了经典的三幕剧结构。
影片讲述了安迪被冤狱最终越狱的故事。第一幕讲的是安迪入狱,一心希望能够逃离;第二幕讲的是安迪看透了即使他能证明是被冤枉的,监狱也不可能放他出去,于是逐渐融入监狱生活;第三幕讲的是安迪成功越狱。
那么,这经典的三段式结构是靠什么完成叙事的哪?当然是剪辑。镜头组成段落,段落最终构成电影。这一个个镜头和段落的组接,被称为“蒙太奇”。除了蒙太奇,还有一种最常用的讲故事的方法,那就是“长镜头”。
在时空处理和剪辑上,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以时间、空间和情节的一致性、剪辑的连贯性与流畅性,一环扣一环地不断推动情节发展,最终完成“逃离-融入-逃离”的三段式线性叙事。
自然生态环境电影《迷失的家园》则不同,在遵从好莱坞经典叙事原则的基础上,影片打破了时间、空间和情节的“三一律”的限制,用一种随性的姿态,将镜头进行后现代式的拼贴,从而营造出一种诗意的现实主义美学气韵。
依据经典的三幕剧(120分钟影片)结构来分析影片《迷失的家园》:
在这12分21秒钟时间里,3分钟时出现第一个情节点:鸟蛋被打碎;6分钟时是影片的中间点,小鸭子死去;9分钟时出现第二个情节点:土狗被剥皮。影片中动物的命运由 “忍受-抗争-忍受” 。
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迷失的家园》跟《肖申克的救赎》在叙事上的不同之处。
《肖申克的救赎》以线性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安迪的遭遇,《迷失的家园》虽非以线性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的遭遇,却是以线性的方式讲述了非主人公的遭遇。燕鸥虽是本片的主人公,但影片并没有围绕燕鸥的命运讲述燕鸥的故事,恰恰是通过燕鸥的视角讲述了其它动物们的故事。不同动物们的悲惨遭遇,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两个情节点和一个中间点上。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我有意而为之。我大胆而冒险的处理,做一次“随心所欲”的探索与尝试。这种情节“杂耍”的意味,更加重了影片的悲凉气息,是不是更让人玩味?
《迷失的家园》有8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由燕鸥的悲鸣开场,看似8个段落是平行的,实际上是层层递进。
燕鸥是一条线索,从荒野开往城市的火车是影片的另一条线索。空中飞的燕鸥与地上跑的火车形成一种鲜明对比。燕鸥目睹了人间犯下的滔天罪行:人们泛滥的欲望致使各种动物被杀,动物栖息地被毁。象征工业文明的火车见证了人类的这些“聪明才智”。动物们不得不忍受这突如其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就如这飞奔的火车,最后跌入一片黑暗,影片结束。
至此,观众也最终明白了我的意图。正如网友@夜久有希 的影评所言:“为何以燕鸥作为叙述者。因为,作为人类的我们,没有资格再来说上半句 。”在以燕鸥为视角的线性叙述牵引下,整个影片有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但在每个段落里,镜头却并非都是线性叙事,更多的是一种非线性叙事。凌乱与反传统的剪辑,在线性与非线性之间游走,倒也惬意。
第2个章节的最后一个段落里,剪辑依次呈现的是这样一连串的动作:1.一只苍鹭伸长脖子,定睛俯看;2.黄河边,一裤头男引燃手中的雷管、炸药,随即甩出;3.一只正在孵蛋的苍鹭起身,窝里是4枚鸟蛋,然后又缓缓卧在蛋上;4.随着一声巨响,水面腾起圆锥形水柱;5.一声惊叫,孵蛋的这只苍鹭起身朝画左飞出;6.一只受惊的幼红嘴蓝鹊从画左看向画右;7.灌木上,一只成年红嘴蓝鹊惊叫着,从画左看向画右;8.灌木丛后,砸蛋人走过来,弯腰;9.成年红嘴蓝鹊狂叫;10.砸蛋人拿起鸟蛋,朝石头上撞击,掰开,扔掉。
这是一个完整的线性叙事,本段以现实主义手法展示了动物们令人心酸的经历,在真实刻画动物悲惨命运的基础上,对人性的善与恶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呈现。但从整个段落上,甚至从整部影片来看,又完全是非线性的叙事。
意识流式的剪辑——即与传统剪辑手法相悖、随意而随性的跳跃式剪切。这种“无技巧剪辑手法”在影片中随处可见。打破常规镜头切换时所遵循的时空和动作连续性,以较大幅度的跳跃式镜头组接,突出某些必要内容,省略时空过程,营造出一种看似混乱实则合乎剧情的观影体验。作为一部诗电影,《迷失的家园》尝试用镜头写诗,跳跃式的剪辑更源于诗歌的跳跃性。
影片中,每个段落里看似支离破碎的镜头与镜头、意象与意象,以诗歌的形式在规则与非规则之间徘徊、游离。镜头的后现代式拼贴,使观众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形成理智与情感的冲撞。而这种冲撞带来的荒诞与错乱,恰恰是家园被毁、人性迷失的现实呈现。
因此,在剪辑上我试图突破剪辑传统、打破银幕禁忌,可以说是一次极具挑战性的的探索与尝试。好在影片跟大家产生了心灵和情感上的共鸣。
网友@张毛毛和毛毛张 在其微博上称:“镜头衔接有些凌乱,但每一次的切换都触目惊心。”其实,这种“无技巧”的“凌乱”剪辑,也不是毫无章法的。《迷失的家园》的剪辑,是以情节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观众欣赏心理的能动性、连贯性为依据。前提是:合乎理性与感性的逻辑,合乎生活和视觉的逻辑。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打破传统的剪辑和叙事技巧,《迷失的家园》实现了——电影叙事方式的改变和与之相适应的剪辑思维的突破。我力求让影片荒诞的现实与现实的荒诞相得益彰,并试图以本片为开端,通过反传统的剪辑与叙事的探索和实践,掀起电影的新浪潮。
原则三:用音乐传情
《迷失的家园》刚一推出,一夜之间,众媒体和众网友即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全片没有一句旁白,影像冲击视觉,音乐震人心魄,看后令人潸然泪下。”这28个字,几乎成了《迷失的家园》的宣传词和广告语。
一年零七个月没有更新微博的马云先生更是在他个人微博中写道:“下辈子,你我也许就是那只鸟,那条鱼……导演乔乔自费的微电影《迷失的家园》里,震撼的音乐和惊人的场面,让我联想到当年希特勒灭绝人性的迫害,同样是生命,是家园!传播就是拯救生命!感谢乔乔和所有制作人的担当和坚守。”
《迷失的家园》这部影片,基调是悲情的。音乐紧扣“生存的悲歌”这一主题,并参与画面视觉内容的表达与传递,渲染环境气氛,从而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和影片的视觉效果。音乐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对观众的视觉和心理都产生了强烈的视听震撼。
开片,音乐以女声的低吟进入画面,奠定了影片凄婉忧伤的情调。片名出现后,即转为悲伤的叙事音乐。故事在经历了“起-承-转”后,音乐又回到开片女声的吟唱,待高潮“土狗被剥皮”这一事件后,“我爱你,中国”的歌声响起,再次把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
网友@海月水吖母 评论说:“第一次听‘我爱你,中国’,听到落泪。”
2013年9月30日,我接受香港卫视访问。主持人开门见山:乔乔,我就一个问题,《迷失的家园》片尾乐“我爱你,中国”响起,瞬间让人眼湿,是什么原因让你选这首歌结尾?
畅销书作者赵何娟在微博中说:“看完这部纪录片《迷失的家园》,没一句旁白,伴着仿若天际的音乐,三度落泪。”
网友@张毛毛和毛毛张 感叹:“好心酸,直到最后‘我爱你,中国’响起的时候,转念为惭愧,人类好无耻。”
《迷失的家园》揭露了人类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的一面,但影片更侧重于表现“心怀天下,悲悯苍生”的人文情怀和对动物们的温情关注。影片音乐正是这一情怀的温婉表达。每个音符的流淌,都使得影片的情绪与观众感同身受。可以说,音乐的运用在对影片氛围营造、情节推动、主题深化等方面起到重要的表现作用。
文章即将结束,随手在网上输入关键词“迷失的家园”,看到不少大、中、小学校已把影片《迷失的家园》作为教材观摩。令人欣慰的是,《迷失的家园》还多次出现在各大院校广电编导类、戏剧影视文学类高考的影片分析中。
这是网友@Esc南在南方 的一段话,我原版摘录: “继《盲井》之后的另一部作品《盲山》,让我了解了大器晚成的中国导演李杨,一部《迷失的家园》让我知道了满腹才华的乔乔。请原谅我如此奇特的品味,我不喜欢雕琢修饰后的华丽,只有最真实的东西才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神经。多年后我还是能回忆起当年那部《美国往事》带给我的触动,还是会翻阅《百年孤独》。在如今这个浮华的社会,还能有这样一群追梦人,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着内心最纯净的灵魂,着实难得。期待你们的作品。”
在此,我感谢朋友们对我们的肯定,也感谢朋友们对我们的批评。想起美国电影大师《十二怒汉》导演西德尼·吕美特曾说过的话:
“虽然电影的目的是娱乐,但我相信有一种电影可以走得更远。它会迫使观众检视自己的良知,刺激他们思考,让精神的源泉流动。”
我想,这种电影也许就是我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在电影类型和题材多样化的中国电影发展进程中,志在探索与开创一个新的电影题材和类型——自然生态环境电影。
作者:乔乔,青年电影人,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创始人,乔乔电影奖创始人,类型电影自然生态环境电影拓荒者、探索者与践行者。
支持单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环保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等。
媒体支持: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国环境报、法制日报、三联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周刊、人民网、中青网、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爱奇艺、凤凰等。
本版图片:景刚、乔森、王峰、王乔、小卓玛、乔羽、吴东乔、孙庆年、曹天、麻新利、张春雷、张明云、阿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