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讲解】
本文主要探讨高考作文写作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模式。
元人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一篇之中,先立大意,起承转合,三致意焉,则工致矣。”就曾对此技法作肯定。
“起承转合”是一种传统的议论文结构,比较容易掌握,在高考中常常使用。
一、“起承转合”结构在议论文中的应用
所谓“起”,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明确地提出论点或论题。
所谓“承”,就是承接,就是承接中心论点或从正面或从反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所谓“转”分三种情况:由正面论述转入反面论述叫“反转”,由反面论述转入正面论述叫“正转”;由正面论述进而转入更深一层意义的论述叫“进转”。
所谓“合”,就是文章全文的总结、综合,是全部论证的结束。
简单一点讲,“起”,就是开头;“承”,就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就是转折,从另一方面生发开去;“合”,就是结束上文。这四字是对文章章法的总括。
高考作文想得高分,就必须训练自己文章的构思方法,特别是在文章的结构安排方面,看看自己哪个部分做不到位,就必须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很多同学起题太慢,没有开门见山地亮出自己鲜明的观点。承题不明显,没有针对材料或者话题进行议论以表明自己的看法。转题最重要,可是几乎没有,老是在就事论事,没有引申联想,也没有借题发挥,更没有亮出对比性的材料或者例子以证明话题之是与非——好象在传东西,你从上一个人手中接过来,也没有看清楚,就马上传给下一位了,我们看不出你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结题虽有,但不精练,不深刻,没有起到应有的强调的作用。
因此,高中生有必要认真了解一下起承转合式的文章结构。
起承转合式结构,有其固定的特性,但并非一成不变。
首先,“起”有不同的“起”法:有的开门见山直接摆出观点;有的只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心论点不在开头的某一具体语句,而是包含在论题之中,需要概括、提炼。
“承”也有不同的“承”法:有紧承上文正面论述的“正承”,也有紧承上文反面论述的“反承”;有作为“起”与“转”之间过渡的“短承”,也有作为全文重要论证部分的“长承”。
“转”也有不同的“转”法。“转”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承”。上文是“正承”,下文则“反转”,上文是“反承”下文则“正转”。上文是“正承”,下文还可以“进转”。上文是“短承”下文也可以“长转”,重在下文;上文是“长转”,下文则“短转”或“不转”,重在上文。
“合”也有不同的“合”法,侧重点不同,或在正,或在反;落脚点不同,或重在理论,或重在实践。
就“承”和“转”的性质而论,大致有如下几种变式:
(1)起——正承——反转——合
(2)起——正承——进转——合
(3)起——反承——正转——合
当然,起承转合在每一篇文章中也并非一应俱全,可以无“起”(卒章显其志),也可以不“转”(“承”的部分就是全文中心),有时甚至可以不“合”。因此,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也不必囿于某一结构模式,而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取舍。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拟写作文立意。
他是业内品鉴普洱茶的权威。为了把感觉练精,他已经12年没有吃过火锅和任何葱蒜辣椒,更不要说抽烟饮酒了。有一次他替朋友品鉴老茶饼,喝到第二杯还觉得茶味不够沉厚,看茶色又没有那么轻飘,到底为什么?他掉过头去看那杯清水,看出毛病来了:朋友无意中给他配了一杯进口的气泡水,细密的二氧化碳气泡让他的味蕾有了雀跃之势,失去了品茶前应有的平静。从此,他茶前过口,强调“我要半杯静水”,安静的静,一个气泡也不能有,也不能有矿物质的微涩,要把所有的欲望杂味都放空。
他绝不在普洱茶的品质上说谎:“那就和茶性不符,除非你不想在这行干了。”
他几乎不到应酬场合去,因为二手烟和粗俗的笑话都会令味蕾变迟钝,他住在昆明一个僻静的小区里,形同隐士,每天练书法,弹古琴,看影印的碑帖和史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立意参考】
本则材料,读关键句(红色)可以知,他之所以成为权威:一是拒绝“食”的诱惑;二是做到平静;三是坚持职业操守;四是远离喧嚣,守住内心。由此,下面几个方面立意,都是比较准确的:(1)排除欲望,才能到达出凡入胜的境界;(2)放弃是为了收获;(3)舍得;(4)守住宁静;(5)宁静以致远;(6)敬业;(7)清心寡欲的人生最有味;(8)放空欲望。
【例文讲解1】
守住宁静
化州一中L9 李秉霖
材料中的品茶师,为了保持敏锐的味觉,连一小杯气泡水对味蕾的影响也大加重视,(要一杯静水,此外始终)坚持着清幽的隐士般的郊区生活。(本文引入材料,关键词应该是“静”,但“气泡水”未突出“静”字,因此要加一句)由此可见,他能成为品鉴普洱茶的权威,无非是因为他能守住宁静,抛开一切杂念、欲望,从而领悟到了事物的本质(达到出凡入胜的境界)。(起:简明地引入材料,水到渠成地推出自己的论点。“领悟事物的本质”,更多的是科学层面,而品茶是艺术的东西,是一种文化,因此改为“境界”更合理)
非宁静无以致远。纵观古今的历史,伟人们能取得成功(有所建树的人)(材料指的是一种境界,没有涉及伟大,因此此句要改),往往是他们能抵御得住世俗的各种诱惑,守得住心底的那份宁静。林徽音(因)说过:“宁静决不是远离市井的车马喧嚣,而是在心底播种篱菊,虽然如流往事,但每天仍涛声依旧。”所以,真正的宁静是内心的平和,抛开了外物的浮躁,即使处于繁闹之市,也能守住属于自己的处静谧。(承:分析何为“真正的宁静”,即“是什么”,借现代才女林徽因的名句,更具说服力)
守住宁静,才能像材料中的品茶师那样,保持清醒与睿智,(反之,则会在喧嚣浮躁中迷失自己。)(首句是正向议论,而下面的例子是反面论正,因此要有过渡的语句,才能衔接自然)几年前于丹北大被呛(之糗事)被炒得沸沸扬扬——端了十几年的“鸡汤”,“感化”了无数人,却最终又被这些人将“鸡汤”泼下台。这无疑从侧面反映于丹近年的创作越来越商业化,“鸡汤”只加水不加料,使人难以接受。可见,于丹受不了利益与地位的诱惑,无法退居心灵深处,守住自己的那份宁静,从而忘却了自己创作的初衷与守则,只能遭人唾弃。(转:逆转,从反面论证宁静的重要,先破后立。以新红人物于丹为例子,最具针对性与时代性)
相反地,国学大师钱钟书就始终坚守着自己淡泊的人生守则,默默地在古文研究上追求新的高度。当《围城》轰动文坛,上海各界人士、名流的应酬邀请(柬)如雪片般飞(加“柬”字才能用这个比喻)到钱钟书的住所时,钱钟书却消失在了人们期待的视线,带着杨绛去了昆明郊区的一所住宅。在钱老眼中,宁静才是他的归宿,他追求的不是荣誉与地位,而是在古文研究上有新的突破。所以,钱老又继续埋头于治学中。直到《管锥篇》问世之前,很多人都以为钱钟书这个人已经逝世了。(转:正转,从正面论证了守住宁静的重要性。以大师作为例证,钱钟书一例既权威,又典型)
从钱钟书和于丹的对比中(从承接的角度,两人应对调),我们可以看出,守住了宁静,抛弃了浮躁与欲望,我们才能不丧失当初清醒的自我,并且能看得更高、更远,而不至于在随波逐流中迷失自己曾经努力的方向,进而迷失自己。守住宁静,才能自己懂得舍弃旁骛、专心追求自己的远方。(合:此段是对第三、四两小段进行总结,属于“小合”。通过于丹与钱钟书的对比,分析宁静的重要性,即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深刻地揭示论点的正确性)
我们应该像品茶师一样,守住宁静,纯粹地追求,不被外物滋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将自己看作天地间的一颗尘埃。我相信,低至尘埃,便能开出艳丽的花。(合:此是“大合”,是对全文的总结、升华。此段妙在:既回扣材料,照应开头,又能指“怎么样”的问题)
【点评】
本文亮点:切合题意,讲究谋篇布局,事例充分,议论有力。
本文不足:语言表述缺少深刻或者诗意的东西,因此流畅性不够,美感不足。
提升建议:如能在钱钟书一例之后,用排比的方式多列一些成功者守住宁静的事例,在第二、五自然段多一些睿智或者哲思的语言,会使文章增色。
如第四段末加一组排批例证:
假如全文不足800字,则这样加:
遭受宫型,作为七尺须眉,那是奇耻大辱,但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异常平静,读万卷书,行万路,花费余生所有的精力,最终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失宠皇恩,家道中落,纨绔之弟,成了寒门书生,无功名之禄,举家食粥,但曹雪芹,“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成巅峰之作《红楼梦》;正值中年,一场大病,下肢瘫痪,全靠母亲照顾,且随时都有人死灯灭的可能,但史铁生没有寻死觅活,或者颓废不振,而是与北京地坛那苍凉幽静的环境相爱相惜,笔耕不辍,最终跃升中国现代文坛的新星,让《我与地坛》成为滋润现代青年的春雨。这些人,如果没有超人的平静,怎么可能在大辱、宭穷、残疾的情况下,成就惊人的伟业?
如果全文已足800字,则这样加:
虽遭受宫刑的奇耻大辱但司马迁还能写出《史记》;虽然举家食粥十年但曹雪芹仍能完成《红楼梦》,虽半身残废但史铁生仍能跃身为现代文坛的新星,那是需要多么超人的内心平静呀。
以上是高考议论文写作模式,一般同学学会这种模式,就可以夺高分了。至于记叙文,可以不学,下面只是提供参考。
二、“起承转合”结构在记叙文中的应用
“先转后承”是指文章开篇后,不是平铺直叙的讲述一件故事,而是在情节上来了一个“转折”,给出一个别人猜不透的情景,不知为何发生,缘起何故,于是作者就在开头成功的吊足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作者再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一步步延伸下去,把这个情景的产生缘由在下文中交代清楚。整篇文章的激烈矛盾冲突点前移了,这在情节设置上会产生一种平静中忽然迸出波澜的突发感,抽紧文章的肋骨,使文章更耐读,耐品。
【例文讲解2】
他来了
窗外烈日如火,整个老城如同一个巨大的电烤箱,一切都放到里面炙烤。知了声嘶力竭的大声抗议。柳树却蜷缩着叶子已无力反抗热的淫威。我无聊地坐在电脑桌前,风扇呼呼的转着,可是没有用,只是吹来阵阵干热的风。烦,还是烦,真想发泄发泄。
门铃响了,我还以为是妈妈回来了,我高兴得一把拉开了门。哎,怎么是他?——我爸爸。
“怎么没看是谁就开门呐?!要不是我而是坏人呢?”他瞪着那双鱼眼说。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他用得着吗?”我小声嘟囔着。不知怎的,以前我敬爱的老爸,现在成了这个样子,我就是不想和他说话,我转身想躲开他,可是我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去哪啊,今天学习了没有,你看你看!你成什么样子,我来了你不高兴!”他又张着嘴说到。
哎!我怎么这么倒霉啊,不说话有不行,一说话准没完,沉默啊沉没,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还是选择了沉默……
“这孩子,越来越没样子了,大人说话你听到了吗……”父亲絮絮叨叨的走进了里屋,只听他在屋内翻腾了一阵,不一会儿走了出来。“砰”,门又重重的关上了。
他来了,又走了。就在他摔门而去的时候,我没有回头看他,而是一直傻呆呆的看着电脑,眼睛里似乎目空了一切,但是心里却被团团乱麻塞满了,满的我透不过气来,似乎在酝酿着一场火山爆发。
门铃响了,妈妈回来了。
我依然坐在电脑前,机械地敲打着文字,她走进里屋,只听“砰!啪!”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过后,从那边传来不耐烦的吼叫:“谁拿走了柜子里的钥匙?”
“是不是,他来了?”妈妈大声地质问着,“说啊,是不是他来过?”妈妈有些歇斯底里了。
先是一个放弃承担家庭责任的人对我的无休止的唠叨,接着是一个被家庭重担压着喘不过气的人对我的肆意发泄,让我心中这座积蓄已久的火山再也按耐不住,我选择在沉默中爆发……
“是!他来了,可他又走了!你们还有完没完了,还要不要这个家了!”我大声哭喊着。
“怎么是我不要这个家的?是他,只要他的牌桌,不要这个家的!”
“是啊,你每天除了唠叨他赚钱少,没出息,就是对他又打又骂,他在家只能受你唠叨,他只能出去,不管你,不管我,也不管家!”
妈妈怔在那里了,久久没有说话,我看到她眼里的泪水线一样的流了出来,我知道我说重了,我也知道爸爸的许多不对,我更知道妈妈心中的无奈与苦衷。可在那一刻,我好像已经被逼的无路可走,我想要的不是责怪每一个人,而是一个完整的家!
我走过去,抱住妈妈,紧紧的抱住她,嘶哑着声音说:“下次,他来了,别让他再走,好吗?”
【点评】
文章开有没有开门见山直抒主题,而是给了一段环境描写:一幅夏日炎炎下的慵懒,烦躁的图景。以门铃响了作为过渡,将镜头转入到去开门的那个人——“我”的身上,却给进门的那个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有个词叫做“不速之客”,这里用在爸爸身上本来不太合适,但放在这篇文章里却再适宜不过。由此在文章的开头产生了“转”,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什么一对父女会有如此大的隔阂,作者在沉默中的“沉默”是否会引出下文什么不可测的事情,读者被情节牵引着继续往下读,果然后面的沉默变成了爆发,最后在文章结尾处才求得真相——原来母亲因父亲在家无用经常责骂,导致父亲外出嗜赌成性,最终破坏了这个本来圆满温馨的家庭。作者在最后没有直抒胸臆家庭之不幸,而是以对话的方式引出自己的心声——“他来了,别再让他走”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求——一个完整温馨的家!
该篇文章在此运用先转后承,使得文章情节的跌宕与情感的起伏融会贯通,读起来感人真切,值得大家学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